在线客服

报名热线:
0311-83986188

0311-83986189

从传统中医理论看如何预防“新冠状病毒”的传染

作者:Admin 日期:2020-02-22 点击:1479
一键分享
    据了解,截至2020年2月16日24时,湖北省225所定点救治医院,确诊患者58182人,中医药使用率达83.3%(武汉市80.0%)。其中,42家定点中医医院收治确诊病例4978人,中医药使用率96.4%,患者发烧、乏力、咳嗽等症状和影像学显著改善,总有效率为81.3%。这些消息是多么令人鼓舞和振奋,更令我们赞叹世代传承下来的传统中医——这个祖辈给我们民族留下的瑰宝的魅力和神奇。下面,我们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我们探讨如何对这个“新型冠状病毒”进行预防。
 一、躲避风寒。此次病毒发病是趁寒冷,人体阳气虚弱状态侵入人体,所以大家应该首先注意保暖。在外出、通风换气时,应该及时增加衣服、带好帽子围巾,进行保暖。尤其是出了汗的时候,中医认为正常汗出,可以排除邪气和代谢废物,同时也会耗伤正气;这时毛孔张开、肌肤腠理疏松,容易被邪气侵袭,应该及时保温、温水擦拭,汗液干燥后再外出或通风。

 二、调理正气。中医有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的经典论述,意思是说,保护好体制状态达到精神-心理-身体协调统一的状态,就能抵御疾病的发生。所以我们遇到这个大疫情,不能恐慌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,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。对于体质弱的人群应该注意结合体质状态进行调养。

 三、合理饮食。调养身体,不能意味着在家足吃足喝,酒肉穿肠。中医认为 “饱食伤脾”。酒肉坚果的过度摄入,易导致人体内集聚的热量过多,甚至影响消化和排泄,中医认为为“肥甘厚味”,会导致中医说的“内火”的发生。内火过盛于内,反而容易蒸腾耗伤阴液和阳气,碰到外出凉风,更容易发生“寒包火”的外感性疾病。而蔬菜瓜果类食品,在中医多是养阴清热之功的“药食同源”之品。所以建议大家合理饮食,荤素搭配,适当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、粗纤维蔬菜和食物,有注意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正常工作,减少“内火”的生成。

 四、适量运动。中医认为“久坐伤肉”“久卧伤气”“脾为后天之本”“胃为水谷之大海”,过度饮食而不适当运动,就会导致脾胃受损。“脾主肌肉”,脾胃虚弱,肌肉关节皮肤腠理就会疏松懈怠,而导致疾病的发生。所以我们应该适度增加室内运动。建议每天至少在中等运动30-40分钟,比如高抬腿跑、跳绳、俯卧撑、下蹲跳、卧位抬腿腹肌锻炼等等,家里有跑步机的当然更好,可以慢跑30-40分钟。

 五、作息规律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说:“阳气尽则卧,阴气尽则寤。”意为白天阳气在外周行人体,人体的劳作功能得以进行;夜间阳气应该潜伏下来,进入人体内部进行休整,人就应该进入睡眠。春节休假,电视娱乐、手机新闻、大片联播、追剧游戏……大家可以放松的选择平时无法尝试和满足的消遣。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,应该给自己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,要保持“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”的规律的生活节奏,中医认为“人与天应”,作息紊乱,违背大自然规律,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。

 最后,给大家推荐几个在家根据自己体质进行调养的食疗谱,以供大家尝试和借鉴使用。

 1、平时爱口干咽干便干、面红舌红怕热的人,可以适当食用黄瓜、西红柿、芹菜、茼蒿、白菜之类,可以清热养阴解毒去火。这类人群,容易干咳、咽痛、眼睛干涩,可以应用熬鸭梨水饮用。

 2、爱吃肉、出油多、大便粘腻的人群,可以适当食用山楂、白萝卜、薏米、红小豆、炒杏仁等食品,可以化湿热消积滞。这类人群,容易起痘痘、长湿疹、咳嗽粘痰,可以应用白萝卜熬水喝。

 3、怕冷手凉、大便稀溏、脾胃怕凉的人群,可以适当食用生姜、干姜、大枣、羊肉、肉桂花椒大料炝锅炒菜、炖鸡等,可以温中益气祛寒湿。这类人群,容易感冒发冷、咳嗽清稀痰、爱闹肚子、夜尿多,可以多食用红糖小米粥,红糖生姜水暖胃。

上一条:停课不停学,停课不停教,师生齐努力,教学共相长

下一条:石家庄天使护士学校—医者仁心,武者正心之“八段锦”

在线客服系统